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路线规划 路线规划

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_鸿山公园历史

佚名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_鸿山公园历史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的问题。1.南安市风景介绍2.南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3.郑成功文武治台湾传承中华文化4.哪一项名胜古迹在台南5.台南名胜古迹是什么南安市风景介绍郑成功文化旅游区郑成功文化旅游区集中在南安水头、石井两镇,包括郑成功陵

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_鸿山公园历史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的问题。

1.南安市风景介绍

2.南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3.郑成功文武治台湾传承中华文化

4.哪一项名胜古迹在台南

5.台南名胜古迹是什么

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_鸿山公园历史

南安市风景介绍

        郑成功文化旅游区

        郑成功文化旅游区集中在南安水头、石井两镇,包括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海上视师石等。

        旅游区文化内涵丰富,再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一生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爱国精神。

        每年前来观光朝拜的海内外人士,特别是台湾郑氏宗亲,络绎不绝,是祖国人民连结国内外和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

        天下无桥长此桥――五里桥

       

        五里桥座落在南安水头镇与晋江安海之间,为宋代建筑,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全部用花岗岩构筑,桥面用阔厚大长石条铺成桥板,最长者达2丈多,其桥墩有长方形墩、半船形墩和船开墩三种造型,桥基则采用北宋发明的“筏形基础”形式。

        五里桥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结构壮美,全长约五里,俗称“五里桥”,因其长期冠于古代桥梁之首而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

        海丝文化游

        九日山海丝文化旅游区

        九日山风景区位于南安丰州镇,是闻名中外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美誉。

        自古以来,士大夫多游息赋咏于此,至唐而益盛,笔墨与兹山并传,现尚存七十七方石刻,其中最有价值的十三方“祈风石刻”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史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千七百多年来,她以“溪流荡漾,峰峦映浓,奥衍明秀,隐为一区”的迷人景色,被授予国家风景名胜区。

        民间艺术游

        闽南建筑大观园――蔡氏古民居旅游区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南安官桥镇潭里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民居兴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至宣统三年(1911),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16座,房间近400间,占地40多亩,分五行排列,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每座民居都有二进或三进,有护厝或东、西厢房,是典型的皇宫式建筑群。

        古民居规模宏大、布局严整、雕饰精美、内涵丰富,为闽南地区所仅见,堪称世界独一无二,被誉为是一座地地道道的、五光十色的“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

        门郭石墙和厅堂隔扇许多字画,题字有真草隶篆,笔力道劲,其中不乏名家手笔。

        许多名言警句,尤其是警世家训,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的教育与文化的丰富内涵,今日读来,犹有发人深省之感。

        雕栏玉砌应尤在

        山墙门廊,到处饰有砖刻、石雕,无论是人物故事、凤凰麒麟,还是莲河鹭鸶、水浪奇石,都是技法娴熟,线条细腻。

        柱础地袱,或凿为龙首兽头,或饰以连珠枝叶;窗棂栏杆,或作梅兰菊竹,或为蓝釉葫芦。

        所有这些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 *** 教、南洋文化及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

        生态环境游

        黄巢自然风景区

        仁者爱山 与青山共语

        黄巢自然风景区地处南安东田镇西南部,景区主峰黄巢山海拔1095米,因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

        景区地势险要,奇峰嶙山峋,怪石峥嵘、群峦叠嶂,风光旖旎。

        景区总体是一条可用于探险的狭长而崎岖陡峭的幽深峡谷,约3公里长,沿途布满各种奇树怪石,令人惊叹!峡谷悬泉似练,清潺如歌。

        峡谷深处是一处宏伟壮观的瀑布群,分三级瀑布,一瀑100多米,二瀑80多米,三瀑60多米,水量大时,其声如雷,十里可闻,且瀑区经年雾蒸云腾,七色长虹,凌空南北。

        黄巢自然风景区到处山青水秀,万木争荣,百花争艳,成为各种珍稀动植物生息活动的天堂,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假日休闲、避署、探险、赏瀑的好去处。

        山美湖风景区

        山美湖位于南安九都镇,为泉州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景区环湖四周果林成带,林茶满坡,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与碧透如境的湖面相互交辉,构成一幅绝妙的美丽图画,是你假日观光、游览、休闲、渡假的绝好去处。

        泉州花卉城

        泉州花卉城地处南安霞美镇金霞公路与柳中公路交叉处,面积5000多亩,花卉苗木品种一千多个,有花卉、苗木、盆景、鲜切花等几大类,是泉州市最大的花卉基地和福建省四大花卉基地之一。

        该花卉城规模宏大,景色迷人,融观光旅游,休闲渡假于一体,是你摆脱城市喧嚣,领略农村野风光的好地方。

        天柱山风景旅游区

        天柱山风景区是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南安西北部的蓬华镇,景区主峰天柱山又叫万寿山,海拔1033.5米,有“一柱参天插九重,千峰俯地朝万寿”之美誉。

        景区内有宋代著名古刹天柱岩寺和万寿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八双阳、春烟锦柱、石井盈梁八大奇观。

        天柱山风景区经年云遮雾绕,气象万千,而且历代均有不少名人来此登临栖息,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英都、仑苍一日游

        南安英都、仑苍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岩古多。

        前人曾以闻名的七岩缀成一首诗:

        “翁山夜闻滴水声,古迹岩前狮子亭;云从古室石佛在,水到湖内浊自清。”诗中所指七岩现存有云从古室、湖内岩、石佛岩、古迹岩。

        休学考察游

        光前学村

        光前学村座落在南安梅山镇芙蓉村,占地2000多亩,由南安旅居新加坡的爱国侨领李光前先生一手创办,与陈嘉庚在厦门创办的集美学村交相辉映,成为闽南地区两颗兴学育才、造福桑样的璀璨明珠。

        学村包括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国光高级中学、国光初级中学、福建省南安工业学校、南安成人中专、国专小学(四所)和幼儿园(五所)等诸多各类学校以及泉州光前医院、南安市李成智公众图书馆、南安美术馆、画院等众多的公益设施。

        整个学村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巍峨,赏序有致。

        宗教文化游

        凤山旅游区

        凤山风景区位于南安诗山镇境内的文章山麓,包括诗山公园和凤山寺风景区两部分,有“寺镇凤山香火红”之美誉,共有18胜景,其中以凤山寺景区最为著名。

        该寺始建于五代后晋,是闽台和世界各地广泽尊王宫阙庙宇的祖庙。

        历代名人墨客多招徕题咏,以志景仰,散发着浓厚的古文化气息。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回乡祭祖朝拜,是南安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密切联系和沟通的重要纽带。

        雪峰旅游区

        雪峰寺位于南安康美镇杨梅山麓,建于唐末年间,曾一度是福建佛教协会所在此地。

        寺院周围峰峦叠翠,林壑幽美,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地。

        雪峰寺历史文化景观万千,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白马坟、万福堂、藏经阁、五僧朝佛、虎啸岩、太虚洞、九洞崆等胜迹的风采。

        还可以徜徉在雪峰寺的“四景”(即“洗心泉”、“缓步径”、“芭蕉坂”、“山月楼”)和“八趣”(即“晴窗晓日”、“花坞晓雾”、“萝薜凝烟”、“北牖凉风”、“苔阶邑露”、“山楼夜月”、“石窦鸣泉”、“香庭蕉雨”)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灵应旅游区

        得山水之灵秀

        灵应风景旅游区地处南安东北部洪梅镇境内的玳瑁山山腰,风景区内有始建于五代后唐的灵应寺,建筑规模宏大,景色万千。

        新建有观音广场、观音阁以及其他旅游配套设施,是我市唯一的国家级三A景区和首个省级森林公园。

        天心洞旅游区

        天心洞座落在南安水头镇的琼花山麓,始建于隋代,是南安独一无二的佛道两教合一的游览胜地,景区内有道观、龙潭、飞瀑、天香寺四大景观,被誉为“泉南胜迹”。

        地方特色美食

        闽南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极富特色。

        南安的饮食习惯与闽南各地大同小异,但也有多种特色美食流传已久,风味独特。

        甜酒:南安诗山、蓬华特产,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

        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煮熟,拌上适量酒糟和糖,装入陶钵中压实密封,置常温下发酵二至三天,待发出酒香时即可饮用。

        食时将已成酒基的糯米切块、加糖,连同汁液一起吃。

        如撒上少许橘皮粉或桂花蕊,风味更佳。

        九重羹:这是南安山区各乡镇清明时节祭祀先人、以兆丰年的一种传统特色美食。

        九重羹的制作工序比较繁琐,要先将大米磨成浆,再加上少量的小苏打调匀,层层倒入铺有炊巾(棉布)的蒸笼中蒸熟。

        吃时切成片状蘸上糖或酱,也可同猪肉同煮吃;前者清凉爽口,后者香甜柔润。

        窖菜:享有“蓬莱窖菜胜过黄埔解元”之美誉的窖菜,制作方法是将成株经霜的芥菜用开水烫过、晾干、拌盐,逐一扎成一捆,置入陶瓮中密封。

        经年取食,既可与猪肉同煮佐餐,也可与大米煮成饭,味道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洪濑鸡爪(卤料):南安洪濑特色小吃,由鸡爪、调味粉和适量辣调适而成,然后经过热蒸和热炒,吃时可沾醋,口味微辣,口感滑韧,有越吃越上口的感觉。

        英都麻糍:南安特产英都麻糍是闽南著名小吃,主要由糯米加工而成,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食用时要蘸佐料,口味香甜,口感软韧、微冰。

南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郑成功(1624~1662)

       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福建南安人。原名森,

       字明俨,号大木。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清顺治

       三年( 南明隆武二年,1646 ) ,募兵抗清 。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 3 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十二年,清定远大将军济渡率兵约 3万入闽 ,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十五年,他统率水陆军17万北上。次年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 4 万余人,军威复振。十八年初,他决计乘侵台荷兰殖民军兵力薄弱、求援困难之机收复台湾。三月二十三,亲率将士 2.5 万、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在台湾民众的支援下,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 今台南市安平镇 )长期围困 。 此后击败荷兰援军,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郑成功废除荷兰在台湾的殖民体制,建立行政机构,为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次年五月卒。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回答者:kitty256 - 魔法学徒 一级 7-10 16:36

       郑成功(1624年—1662年),祖籍中国福建南安人,民族英雄。但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之人员撤退,而流传下了众多极富传说色彩的活动遗迹和传奇故事。死后葬于台湾台南鹿耳门港附近。“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国姓爷”。

       生平

       郑成功的父亲为郑芝龙,受明朝朝廷招安前为一海盗首领。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松,明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农历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在日本平户海滨产下郑成功,因此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七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1630年郑芝龙将他带回南安教养,因受限于日本禁止女人离境的规定,故田川氏并未随行,郑芝龙延聘儒士教育郑成功,以便争取科考功名。先世自光州固始县[今河南首潢州县]入闽,居漳州,再移粤之潮州,至始祖隐石公,复居泉州南安县。七岁回中国后,十五岁考中秀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这样的乱世里郑成功入南京国子监太学读书,拜当时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为师。

       郑成功有四弟。唯一同母的是终身未曾离开日本的七左卫门(又名田川次郎左卫门),目前还有后人在日本。

       反清

       郑成功受南明隆武帝拢络,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学士洪承畴的招抚下,郑成功的父亲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向清朝朝廷投降。清军在这时掠劫郑家,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免受辱于清兵,切腹自尽。“国仇家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起兵,旗帜上的称号是“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永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历年号,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约3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在起义后的16年间,郑成功据地在现今小金门和厦门(当时为一小岛,并没有和大陆连在一起)一带的小岛,完全控制了海权,以和外国人做生意收集资金,筹备军力,并且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收集许多有关清军与朝廷的情报,曾经几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议和以争取时间恢复兵力。期间,降清的郑芝龙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写信给郑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诏册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顺治十四年(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被清廷截获,以通敌罪流徙郑芝龙于宁古塔。

       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17万北伐,次年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

       东进台湾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郑氏降将黄梧陈灭贼五策,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廿里,断绝郑成功的经济支援;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杀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由于清政府的新策略,郑成功和他的军队断绝了经济来源,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弃以近岸离岛为基地,骚扰东南沿海的军事策略,转而进攻已久为大航海时代以来远渡重洋来到亚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所分别殖民割据的台湾,作为新的基地,这一年三月二十三,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区)长期围困。经过九个月的苦战,在早年由其父协助渡海的汉人移民的支持下于1662年打败荷兰人,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于是祭告山川,颁屯垦令,开东宁王国,立郑家天下,拥有现在台湾南部以及一部份东部的土地,设“承天府”,改台南为“东都”,以示候明永历帝东来之意,争取明朝遗臣效忠。另辟海外干坤、抗清朝于海外。同年4月间传来桂王朱由榔死于缅甸的消息。虽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但成功已决定不再拥立新帝,自为台湾之主。郑成功在台成立第一个汉人政权,然而,因为当时热带地方卫生条件不好,郑成功感染时疫,终于病倒,同年5月病逝,享年39岁。原葬台南洲仔尾,1699年迁葬南安祖墓。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续经营台湾,改东都为东宁。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对内虽仍奉已死的明永历帝之正朔,与中国内陆清王朝之顺治、康熙各朝互不统属,对外则自称“东宁王国”,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后因降将施琅师法郑成功当年进攻荷兰人故技,攻克澎湖岛,因此孙子郑克塽于1683年降清,为免台湾民众起反抗之心,郑氏在台诸坟悉数遭清王朝掘起迁葬中国内陆。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而已,但是因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只是台湾的历史学家重视,还广受中国以及日本的史界注目,提出各种不同的有趣观点。

       评价

       郑成功接收父亲的兵力,成员多是盗贼出身,于是郑成功一直是“强人统治”,“严刑峻法”,极少接受属下的意见。然而他的文人背景却也能让他以德服众,同时也有助于他对商业方面的经营,创造出胜过他父亲的局面。

       因郑成功为汉和混血,日本人亦视之为大和英雄,如今日本平户(今长崎县平户市)海滨尚有“儿诞石”,相传郑成功即在此出生。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写了一部名为《国姓爷合战》的净琉璃剧,风靡一时。

       台湾日治时期,日人拆除为数不少的汉人庙宇。但位于台南,清代设立祭拜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所幸被保存。并另在旁兴建和风建筑“开山神社”,亦供奉郑氏,形成双庙格局。直至战后,开山神社遭拆除,延平郡王祠则将原先闽式建筑整修为北方朝廷式。

       中国把郑成功看作从荷兰人手上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日本则把郑成功看成第一个日裔子孙经营台湾的例子,而台湾则把郑成功看成汉人脱离中国统治,移民台湾,建立新天地的典范。

郑成功文武治台湾传承中华文化

       南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山美水库、泉州金鸡拦河闸水利风景区、五塔岩石塔、九日山摩崖石刻、郑成功墓、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区、泉州山美湖旅游区、泉州欢乐水世界、泉州天柱山休闲旅游区。

1、山美水库

       山美水库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安市九都镇山美村,总库容6.5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

       山美水库位于海峡西岸中部、福建省四大江之一的晋江支流东溪中游南安市境内,是省水利厅管辖库容最大的水库,泉州市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2、泉州金鸡拦河闸水利风景区

       金鸡拦河闸在泉州市南安霞美镇金山村与丰州镇旭山村之间金溪之上,扼南安古郡南境通郡治丰州的要冲。1966年12月在旧桥址上建造金鸡桥拦河大闸。

       1979年11月在闸墩上增建公路大桥,钢筋水泥结构,宽8米,历时1年建成。2001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对金鸡拦河闸进行全面整修。

3、五塔岩石塔

       五塔岩石塔,位于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寺原名灵水岩,又称龙水寺。五塔岩寺肇建于宋,元代加以扩建,现存为近代建筑。岩寺依山就势,利用二个天然石洞建造龙水禅楼和定光道场。

4、九日山摩崖石刻

       九日山以风景秀美、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山高80余米,有东、西、北三峰环拱,现存主要胜迹有八戒石、翻经石、高士峰、老佛岩、姜相峰、姜相墓、陀罗尼经幢等。

5、郑成功墓

       1962年2月1日为纪念郑成功收复300周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修葺,重立碑记。

6、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福建南安官桥漳里村,距泉州市区20公里,2001年06月25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作为清代古建筑,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两米宽的防火通道。

       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轴线取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民居的最佳朝向。

7、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区

       郑成功文化主题公园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覆船山,该项目为南安市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南安作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里,境内完好地保存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等郑成功史迹景观,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祭拜。

8、泉州山美湖旅游区

       泉州山美湖旅游区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九都镇山美村山是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地方,看着平静的湖泊全景可以让人忘却所有烦恼,也可在湖边垂钓,享受闲情逸致。景区内茂盛的果林场和壮阔的山美水库,也是让人流连忘返之处。

9、泉州欢乐水世界

       泉州欢乐水世界是泉州乃至闽南规模比较大的水上乐园,共20几个大型游玩设施。园区主要分为疯狂冲浪、挑战刺激、童趣戏水三个主题游乐区,共设十五套水上游乐项目。

10、泉州天柱山休闲旅游区

       泉州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南安西北部蓬华镇境内,天柱山又叫万寿山。天柱烟霞,四时皆胜。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风烟雨雪,变幻莫测。山峻峭而日月近,峰挺拔而星辰低,雨水足而千峰润,气候温而万物荣。

哪一项名胜古迹在台南

        郑成功,这位西方人眼中的国姓爷,明室赐封的延平郡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台湾发展史上不能被遗忘的人物。台湾人对他一直充满崇敬与怀念,他对台湾经济文化方面的贡献永载史册。

        文武双全郑成功起兵 ***

        郑成功(1624年-1662年),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郑成功的父亲为郑芝龙,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松,明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出生于日本。

        其父郑芝龙混迹海上10余年,发迹为东南亚海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头目,兼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拥有上百支大商船及数万人的私人武装。后被大明收编,官至太师,成为大明高级海军军官。同时从日本接回7岁的郑成功。

        郑芝龙对这个长子非常重视,在日本时即让其学习日本武圣宫本武藏所创的“二刀流”。回国后,重金聘请一流的学者和武师,教授他文武方面的知识,明朝大儒黄宗羲称他“风采掩映,奕奕耀人”。在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他“性喜春秋,兼爱孙吴”。

       

        郑成功15岁入南安县为“秀才”,再经考试,为南安20个“廪膳生” 之一,后拜浙江虞山大儒钱谦益为师。所以,郑成功不但能诗、能文,也擅长书法。同时他在父亲从事各种军事活动的耳濡目染下,对调兵遣将、运筹帷幄颇感兴趣,而他身边也经常围绕着历经海上风霜的郑芝龙亲信。

        1645年,郑成功受南明隆武帝器重,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2年,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学士洪承畴的招抚下,郑成功的父亲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向清朝朝廷投降。清军在这时掠劫郑家,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免受辱于清兵,切腹自尽。

        郑成功闻讯痛不欲生,匆匆赶回安平,料理母亲后事,后毅然投笔从戎,与所善陈辉,洪旭等90余人,收兵南澳起事,反清复明。

        郑成功起兵后,立刻整合父亲的旧部,重新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力量,郑成功也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国际贸易商,占据了垄断地位。他的船队远达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贸易额占整个中国对外贸易额的60%以上。这支民间的武装力量善于学习和借鉴安装了大炮及投掷火药瓶。

        1658年,郑成功在南京战役中被清朝击败。只有金门、厦门等几个沿海城市尚在手中。郑成功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岛。1661年,提出了 *** 的计划。

        这一年3月23日,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区)长期围困。

        经过九个月的苦战,在早年由其父协助渡海的 *** 移民的支持下,于1662年打败荷兰人。1662年公历1月28日(南明永历15年12月初8),荷兰大员长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大员当局终于1662年阳历2月9日(南明永历15年12月20日)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结束了荷兰38年的殖民统治。

        发展台湾经济并传承中华文化

        郑成功驱荷复台,经营台湾,创立行政、赋田等制,对台湾之发展影响,可说是古之未有。图为台湾延平郡王祠内所奉的郑成功塑像。(网络)

        事实上,与荷兰人血战时,郑成功便已着手建设台湾,除了设立官署,清查田籍外,还下令屯田,允许官兵圈地成家,并招募大陆沿海居民来台开垦。因此, 虽然荷兰人败归后不到半年,郑成功便于永历16年5月8日因病逝世,但在他的努力规划下,一个 *** 社会架构已在台湾隐然成形了。

        1. 农业发展

        郑成功堪称文武双全,有胆有识的指挥家,他在中华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对中国的历史事件、文化史实十分通晓,深知农业生产、粮食收成对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他说:“凡治国治家,以食为先;苟家无食,虽亲如父子夫妇,亦难以和其家,苟国地食,虽有忠君爱国之士,亦难以治其国。”

        因此他在军队中实施“屯田”制,让一部分将士先期进行垦植作业。接着再全面制订出“寓兵于农”的屯垦政策。在广大屯田将士的努力下,台湾被开垦的土地面积日益增多。在荷兰占领的1650年时,全台的耕地面积仅为1万公顷左右,而到了1680年,台湾的耕地面积就达到18万公顷左右。随着台湾的农田面积的迅速扩大,栽种的农作物不断增多,谷物的产量也逐年递增,军队很快做到了军粮自给,兵食两足,造就了进可战、退可守的稳定发展局面。

        在推行垦荒屯田的同时,郑成功还把荷兰占领时代的“王田”改为“官田”,建立了“官田”、“私田”、“营盘田”的土地所有制。被改后的官田,由官府供给生产资料,租给农民耕种,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快的发展。

        当时台湾的高山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十分原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郑成功便派官员与渡台的农民到各地归顺的番社去,发给高山族人铁犁、铁耙、锄头、镰刀、耕牛等农具,还发给种籽,教他们播种、耕耘及收获的技能与方法,使他们迅速改变了原来的落后原始的农耕方式。农具与耕耘方式的改变,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作物产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2. 教授传统儒家文化

        郑成功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熏陶,极其喜好中华文化。郑成功复台后,明臣遗老先后至台,据连横的《台湾通史》载,有大约800人入台,这些文士与台湾原有的文化界人士一起在台湾著书立说,从事文化活动。

        郑成功 *** 时,先后使数万大陆人入台,这其中有复台官兵及他们的家眷。这些人中有不少读书人,他们携带着本土文化来到台湾,既带来了渴求文化知识、重视学习的好风气,又带来了中华各种文化理念、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各种文化用具等,使大陆的宗教文化、家谱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祭祀文化等等移植于台湾。

        郑成功逝后不久,陈永华就建议修建孔庙,创办学校。1666年正月,台湾的第一座孔庙终于落成了。此后,台湾的文教事业更加兴盛,中华文化在台湾更加迅速地传播。

        郑成功对台湾的巨大贡献是举世无双的,台湾人民极为崇仰这位民族英雄。为了永志不忘郑成功收复与开发台湾的功绩,台湾人民在台湾各处建造各种祠庙来祭祀这位英雄。

        台湾还以“成功”来命名学校、道路等,如:成功大学、成功国校、成功路、成功桥、成功市场等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台湾对郑成功的崇敬与怀念。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贡献永载史册。

台南名胜古迹是什么

       不只一项~

       台湾自古有谚: 一府二鹿三艋舺.府就是台南,可见台南古时在台湾的地位.

       台南名胜古迹是台湾的城市中最多,也保存较完整,试举几个供参考~

       1.亿载金城

       又名"二鲲身炮台",所谓"二鲲身"即是昔日罗列在台江西岸的沙洲岛名.

       2.安平古堡

       荷兰人在1624年所建,当时称"热兰遮城",俗名红毛城,是台湾最早的一座城池.

       3.赤崁楼

       荷兰人在赤嵌地方所建的一座具防卫功能的普罗民遮城(赤嵌楼).

       到了明郑时期郑成功登台赶走荷兰人,且进驻普罗民遮城,设置承天府於赤嵌楼.

       4.孔庙

       清末之前一直是台湾最高学府,亦为当时全台文教中心,庙内有清代诸帝御笔题匾

       皆属珍贵史料,为台湾历史最早的孔庙.

       5.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是台湾最早也最著名的郑成功祠庙.

       6.大天后宫

       俗称台南妈祖庙,建於清康熙年代(1684),原为明宁靖王府邸,是郑成功之子郑经

       为表示对宁靖王朱术桂礼遇而建.後多经辗转,变成天后宫.

       台南市国定古迹:赤崁楼(普罗民遮城)、台南孔子庙、五妃庙、祀典武庙、大天后宫(宁靖王府邸)、北极殿、兑悦门、台湾府城隍庙、原台南地方法院、原台南测候所、原台南州厅、亿载金城(二鲲鯓炮台)、开元寺、台南三山国王庙、开基天后宫、四草炮台(镇海城)、台湾城遗迹(热兰遮城)、热兰遮城城垣暨城内建筑遗构、原日军步兵第二联队营舍(兵舍与本部)、台南火车站、南鲲鯓代天府及原台南水道。

       目前将市区内所有景点作整合的八个文化园区里有七个是以古迹为主题,是到台南市区不可不游的景点;分别为:赤崁文化园区、孔庙文化园区、五条港文化园区、民生绿园文化园区、镇北坊文化园区、东安坊文化园区、安平港国家历史景区及位于市郊的台江生态文化园区。

       好了,今天关于“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鸿山公园延平郡王祠”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